陈仓颉

路人

日志  ·  

目视前方,脚踏实地,步履轻快稳定,随时注意来自四方的信息。

以上事情很难做到吗?我觉得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挺难。至少在我所在的城市是如此。

地铁、道路和写字楼等处经常能见到这样的路人:低头盯着手上的手机,缓慢蠕动,从不关心身边环境,丝毫不知自己正挡着其他想要快速通过的其他人。接下来大概率会发生的事件:发现自己走错地方,忘记进电梯/出电梯,慌不择路,然后低头继续看手机。

这类人的手机通常是这几个界面:短视频,小说,以及微信聊天窗口。后者更特殊,通常是两只手在疯狂手机上疯狂打字,然后用非常缓慢的步伐向前移动。我目力所及,十个路人里有七八个都是这个形态。我遇上了,条件允许会绕开,条件不允许便撞开。现在心态更平和了些,更可能选择礼貌指出,先礼后兵。

今天在地铁站碰到一个特别过分的。下楼梯的过程,人不算多不算少,这位黑色衬衫的哥们边下楼梯边低头手机打字,在阶梯中间突然停了下来,差点撞得人仰马翻。我寻思这是不是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罪了?

又有一例,在进地铁前的某转角处,一位拿着手机低头走路的人与一位行色匆匆但没看手机的路人相撞,前者手机摔到地面,后者顿时停下,向后者表示歉意,后者毫无情绪起伏,弯腰捡起手机,继续边看着屏幕边向前走。远远看过去,似乎是小红书界面。那位行色匆匆的路人有些错愕,就这么愣在原地一阵。

在工作较繁忙时,通勤期间遇到这种事,很可能会给一整天都带来糟糕的心情。我会觉得为何这些人从来不考虑他人的感受,做出这样的决策,让自己低效率的同时,还要影响到其他人?从而对这类路人充满敌意,恨不得一脚一个,把挡路的情形用上帝视角展示给他们看。

然而归根结底,是我把他人的行为看得太重要,总想要纠正这种“错误”。我想要把我认同的那一套“规则”应用到所有人身上,如果没有,则对方必须接受惩罚。这让我实际上承担了立法、司法和行政的三重角色。在集体中,一个人的行为若是过于突出,他就会成为被排斥或者攻击的对象。在我认定的这个情形里,我反而是突出的那个,因此我的感受才会是处处受到攻击。

斯多葛云:控制自己的思想行为和理性应对情绪,除此之外都不必在意。长远来看,碰到沙雕路人不过一天之内短短一瞬,如果看得过重,必然影响心态。就像直到今天,我仍然能够想起多年前在某地铁站过安检,我在规矩排队时碰上年轻小伙不讲道理直接把背包扔到我上面,我退而扔下他的包,引起一场毫无必要的肢体冲突,对方甚至朝我地面吐口水。对此,安检员没有对此做任何反映。

这个事情影响了我许久,每每想起,我都后悔当时怎么没有把冲突闹得更大些。但是反过来想,如果我当时不把这件事当一回事,我后来甚至不会想起这件事,这能节省多少情绪损耗啊。在某一次想明白这件事后,我尝试主动选择退让,我的情绪控制明显好了许多,尽管我遇到沙雕路人的数量没有减少,但我想不起来的次数无限增加。由于情绪没有受到影响,我在通勤时能读进更多书页。当然,这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为人处世仍然需要基本道德观,否则就过于犬儒了。

《 “路人” 》 有 12 条评论

  1. Eltrac说道:

    手机对我而言是「混入人群」的工具,我早就把社交媒体都卸载了,手机上连 Bilibili 都没有,如果需要走很长的路我会选择听播客,在地铁轻轨上我会选择看书。在公共场合盯着手机看的情况,一般是电梯这样的封闭空间里进了不认识的人,不想有任何交流,就会掏出手机装作很忙。

    走路看手机这件事我以前常干,有一次没看路撞进别人男朋友怀里,之后就学乖了,再急的事也得停下来再用手机。

    • 陈仓颉说道: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这个撞进别人男朋友怀里太搞笑了,好有画面感
      不知道为啥我一直不太接受播客这种媒介,如果有得选我一定选播客的文字版本。听播客时间一长我就必然走神,看文字反而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然而有许多高质量的内容都出自播客,且仅有播客,不得不说有点小遗憾。
      在电梯里我会选择盯着楼层看,这样既可以避免与人对视的尴尬,也能活动一下脖颈。

  2. 青山说道:

    最近骑电动车上班,发现路上有许多边骑车边看手机或者一边手里抽烟的人,慢悠悠的挡着道,一般遇到这种,我会骑到他旁边,然后连按几声喇叭,加速离去。

  3. 菲克说道:

    现在的社会这种情况太普遍了。大家都在低头看手机,没人看前方的路,都觉得没看手机的人肯定能看到他,躲开他,实际上谁也看不到谁。

  4. 大致说道:

    我就说记得你说过这件事。往回翻,发现是6月份的事。醒悟得挺快的。
    我年轻的时候也会撞过去,现在嘛,我会静静跟在ta身后,掏出手机……
    能允许行动不便的人上街、能允许盲人上街,就同样应该允许长在手机上的人上街。

    • 陈仓颉说道:

      哈哈哈哈哈,那会你说会把人推出车门呢。不过你说的那个情况,确实没有别的方法了,毕竟自己需要在短暂的时间窗口内进/出地铁。
      走路这件事我已经看开了,毕竟是开放式公共场合,他们的命运和生命安全就由他们自己决定吧,其实我绕开以后也不会影响我什么。
      最后那句说得好啊,点了

  5. 老张博客说道:

    一天24小时,应该是除了睡觉时间,其他的手机都在身上。

    • 陈仓颉说道:

      是的。中国人日均手机使用时间已经6个小时,减掉睡觉8小时和吃饭时间(搞不好吃饭还在看)和工作时间(谁上班不摸鱼看手机呢),不看手机的时候其实没剩下多少了。

  6. acevs说道:

    慢慢移动看手机,看似节约时间,其实是浪费时间,能语音就语音,或者语音转文字,当然也有的内容不能语音说出来。
    我一般在外面最多带一只耳塞,很少看手机,这个耳塞主要怕漏接电话什么的,家人说经常联系不到我,其实就是没听到铃声晚了一段时间而已。
    刚好看到一段话
    不要过度放大
    他人对你的影响
    其实绝大多数人
    都没有你早上
    喝的那杯水重要

回复 Eltrac 取消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