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仓颉

麦门永存。

日志, 时光机  ·  

我至今仍然记得,在二十多年前一次小学出游活动,老师带我们去上步麦当劳,给每个小朋友买一个汉堡包。

就是那个叫做“汉堡包”的汉堡包,大量存在于儿童乐园餐里,通常是一份20多元的套餐。如果要单买,那么价格是13.5元。据我多年观察,一个普通成年人在正常情况下是不会购买儿童套餐的,更加不会单独只买一个汉堡包,起步至少是双层吉士汉堡(这一款汉堡在网络上人气非常高,我也非常喜欢)。而双层吉士汉堡实际上就是一个汉堡包加多一片牛肉和两片芝士。现在的我不再点儿童套餐,也不再单点一个汉堡包,双层吉士汉堡就成了我的汉堡包平替。

不过我最喜欢的汉堡并不是汉堡包或者双层吉士汉堡。我最喜欢的汉堡有三:板烧鸡腿汉堡、培根蔬萃双层牛堡以及双层深海鳕鱼堡。偶尔也会换换口味,吃一下麦香鸡或者不素之霸。多年以来,麦当劳就是我的日常用餐选项,从早餐到晚餐,年年不变。

这个习惯是从高中开始的。那时候囊中羞涩,最常吃的自然是学校饭堂,有时嘴馋了便去校外小吃店整点糯米鸡吃。偶尔考了个好试或者纯粹一时兴起,就会选择去不远处大商场里的麦当劳搓一顿。彼时中午属于自由时间,恰巧那时麦当劳有一个活动,午餐时分15元能买一个汉堡+薯条+饮料的套餐,我常选的就是板烧鸡腿汉堡和麦辣鸡腿汉堡,这个配置不知解决了我多少个热辣中午。

但不知从哪一年起,这个午餐就取消了,连带着取消的还有早餐的经典全餐和热香饼。

我对于热香饼并没有像其他麦当劳餐品那样热爱,因为他出现在早餐全餐里,所以偶尔会吃到。我的几位好友对热香饼爱得不行,听闻热香饼下架,他们一片哀嚎,甚至会在某个天气晴朗的周末一大早过关口去香港,就为了吃一口正宗麦当劳热香饼。对此我可以理解的,我最喜欢的是那一份把一个猪柳蛋麦满分拆开来装的经典全餐。我可以用塑料刀叉,根据心情选择从面饼、猪柳、薯饼或者炒蛋开始吃。突然有一天,全餐也下架了。多年后我忽而明白,这个叫做白人饭。

毕业工作后,我的早餐习惯逐渐固定。起初我的早餐会有肠粉、包子或者烧卖和便利店面包,直到身上开始散发出班味,我的早餐只剩下麦当劳早餐,每个月的固定支出多了一项早餐卡(后来我用O麦卡代替)。麦当劳的早餐中,我最喜欢吃猪柳/猪柳蛋麦满分套餐,辅以薯饼和大杯鲜煮咖啡,能满足我一个早上的能量需求。偶尔会换成鸡腿扒麦满分、大脆鸡扒麦满分或吉士蛋麦满分,美其名曰调整一下营养摄入成分。

今年有一段时间,我能在麦当劳全日时间段买到猪柳麦满分,开心得我连着几天晚上都把猪柳蛋麦满分当晚餐吃。还有一段时间下午的 1+1 套餐可以选择薯饼,我也美滋滋连着吃了好几天。可惜这样的活动没有持续多久,当我再想体验一下早餐时间以外的麦满分和薯饼时,现实总是会打击我一下。

说到 1+1 套餐,这个配置在过往有一个外号叫做穷鬼套餐,那时候价格只要12块钱。两个穷鬼套餐能凑出一个汉堡、一份麦乐鸡、一个菠萝派和一杯可乐,比普通的汉堡套餐便宜些,还多出一份小吃。不过这几年眼睁睁看着这个套餐一点点涨价,从12块涨到12.9再到13.9,瞬间变得没有性价比,也不会再选择两个 1+1 的组合了。

麦当劳在2017年就把中国大陆的 麦当劳中国有限公司 更名为 金拱门中国有限公司,自打那时起,麦当劳的出品越来越贴近大多数中国人的口味,推出许多其他地方从未出现过的餐品,例如油条、豆浆和粥。看到这几样我总觉得更加适合出现在永和豆浆或者面点王这种餐饮店,与麦当劳有些画风不搭。正面案例则是隔壁肯德基,此时此刻的肯德基更像是一个卖一些西餐的中餐厅。

身边朋友与我一样,仍旧喜欢原来麦当劳的那些经典汉堡、薯条和麦乐鸡块,这么多年来味道都不曾变过。这些历史沉淀下来的食物,只要吃进嘴里,吞进胃里,就能体会到,尽管大部分麦当劳门店已经从红底黄字变为黑底黄字,屋顶上坐着的麦当劳叔叔也不在了,但身体里那个没有长大的小孩还好好地活着。

#

《 “麦门永存。” 》 有 17 条评论

  1. Din说道:

    麦门永存 YYDS
    我最爱的是麦麦脆汁鸡 深海鳕鱼堡

  2. 青山说道:

    我家那边有一个本土汉堡品牌:欢乐基,后面改成欢乐季。价格一直挺高,父母也从来没有带我去吃过,后面自己有钱了,经常去吃,像是弥补小时候的自己。但现在看肯德基、麦当劳,曾经吃不起的东西,却成了打工人较为实惠的、能饱餐一顿的美食。

    还是印证了那句话:小时候,没钱吃方便面;长大了,没钱吃方便面。

    • 陈仓颉说道:

      你吃过欢乐基,我吃过麦肯基,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我吃麦当劳是多种复杂因素聚合在一起,其中既有弥补小时候的遗憾,也有肠胃在多年培育下形成难以抵抗的惯性,还有对顶级预制菜食品安全的放心。

  3. 阿杰 Jack说道:

    之前不知道点啥就点两个穷鬼套餐,后来涨价了,就没有性价比了,可惜。

  4. 老张博客说道:

    二十多年前,一个汉堡13.5,价格不低哟。那个时候我的工资也就是四百来块钱。

  5. lv说道:

    然而用餐体验却是越来越不好,好几次去点餐,无论是线下用他们的点餐机,或者用自己的手机app点餐,基本上不到一分钟柜台就提示可以领餐了。但是你问他们要的时候跟你说的是需要等,具体等多久看你运气,人少的时候快一点,人多的时候慢一点。
    有一次去点餐,照常这样的体验,我跟他们一个服务员说这个号码的餐出来了,提醒我下,然后我就去边上等了,结果等了20多分钟过去问,才跟我说已经好了。然而我发现他们给的汉堡是冷的,薯条也软掉了。
    如此体验不止过一次,线上投诉过多次都跟你说去找门店经理。
    他们这个做法不解决,反正我是不会再去了。

  6. 小彦说道:

    汉堡包来说汉堡王的比麦当劳肯德基的要好吃

  7. 大致说道:

    大连第一家麦当劳开业的时候我上初三了,那时真是要排队的。店面铺开的时候我都上大学了。真正印象深是有一阵去北京出差,客户单位离火车站不远。我头一天晚上坐夕发朝至的火车到北京,7点下车先去麦当劳洗脸,点个早饭,然后在客户单位挨一天骂,下午4点半下班,回麦当劳吃东西喝水,坐到晚上9点,再坐火车回大连。我连两站之内的天安门都不想去。

    • 陈仓颉说道:

      哈哈哈哈,麦当劳在那成为星巴克的替代品了。不过说起来,现在在麦当劳经常能见到各式各样的人,从玩游戏的小孩子到写作业的高中生,低头码字的社畜到打电话谈生意的经理都有,现在麦当劳员工似乎也不再驱赶不在麦当劳就餐的人了。

      深圳人多的片区,比如打工人聚集的科技园或大商场,麦当劳在高峰期几乎都在排队。这个现象让我有些不解,手机点餐如此发达,仍然有大量普通人选择在柜台排队看菜单点餐。可能这是我的一个认知误区。

  8. 1900说道:

    最近吃惯了美式牛肉汉堡之后对炸鸡汉堡都失去兴趣了。

    • 陈仓颉说道:

      中国汉堡跟正宗的美式汉堡还是有区别的,中国汉堡符合中国宝宝的口味。近年来我就特别喜欢塔斯汀,他们家做出来的汉堡还真有一股中国味。

  9. acevs说道:

    麦当劳不算穷鬼套餐,华莱士10元三4个汉堡我觉得贵,哈哈。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