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发呆时,我在想什么 – 辛丑
年
春节假期过去了,今天是节后第一个工作日。这个假期说长吧,一下子就过了;说短也不短,满打满算也有半个月时间。
春节最重要的事情是陪伴家人。今年因为疫情,身边大多数朋友都响应国家号召原地过年,我们也一样,有记忆以来第二次在深圳过年。从前几年开始,我发觉年味渐消逝,今年因为人们都集中在城市里,反倒比原来多了些年味。
比如城市区域禁止燃放烟花炮竹,但是在除夕开始直到今天,晚上仍能听到外面的鞭炮声,偶尔能看到烟花。人类的浪漫是无法阻挡的啊。
还有超市天天放着的恭喜发财,各种过年喜庆歌曲,电视里放的春节节目,家里新贴上的春联,都在提醒着我,这还是一个春节,2021,辛丑年,无闰月。
没有家乡好吃又熟悉的食物,没有手持烟花棒跟小朋友一起嬉闹,没有时代气息的老街,“年”这只怪兽,它不出来了。
看见
我是一个相当反感国内社交媒体的人。其实仔细想来,全世界的互联网巨头都一样。他们是辩证的,矛盾的,正邪共存的。尤其经历去年的美国大选闹剧,原来白莲花般的 twitter 等社交媒体也露出獠牙。声称最具有言论自由的国家终脱下伪善的面具。
国内的几个互联网巨头,腾讯、阿里、百度、字节跳动我都没少喷,这几年的新起之秀 拼多多 更是被舆论打成落水狗。拼多多活该被臭骂,不论是对外的狗皮膏药式营销和杀不死的假货,对内层层剥削和那篇“我在拼多多的三年”所揭露的。腾讯的微信喷了三篇。
但换个角度,百度的搜索技术和世纪初的搜索引擎普及,贴吧的繁荣,腾讯的(通讯)基础设施和科技向善公益,阿里的电商和支付系统,甚至字节的企业制度革新都是向阳的一面。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批判是无用的,鼓励好的那一面,也不忘坏的那一面,我觉得是更理性的态度。(拼多多的低价?)
上个月底看到一条微博,标签是#让无力者可见#,来自深大传播学院的一位教授常江。他提到,像微博、推特这类公共信息平台达到一定的垄断程度,能体现出来的价值是巨大的,如同“信息时代拥有的最底线的一张安全网”。
这种平台的基本属性是“人人可看见”、“人人可发声”,且很遗憾,这样的平台,在国内只剩下新浪微博一家,其他的社交媒体都趋向于封闭化和私人化。这是违背互联网精神(开放、平等、协作、快速、分享)的,微信、抖音、淘宝皆如是。微博的恶,想必也不用多说,用过的人都体会过。
摘录微博其中一段:
微博、推特这样的公共信息平台始终有着私人社交平台无可比拟的价值,归结起来,就是“让无力者可见”(visualizing the powerless)。一方面,公共信息平台的产品设计逻辑从一开始就将信息公开内化为自身的基因,故而对行动者的要求很低:只要你愿意关注公共议题,并随手帮忙转发,就能够成为“聚力”的一部分,从而有助于问题的解决;而在公共信息平台拥有了广泛的影响力之后,各级政府也一定会重视对这类平台上的数据和信息的收集,并以之作为决策的依据。另一方面,如微博这样的平台也为传统信息传播结构中的“无力者”提供了最直接、最简便的发声渠道,使得他们能够绕开阻滞信息的各种社会障碍,直接向“所有人”讲述自己的遭遇。任何一种私人叙事,只有在获得与公共议题的连接通路时,才能转化为公共叙事,进而成为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力量,而公共信息平台的作用正在于为无数个体提供这样的“通路”。
via @常江SZU
举一个自身例子,微信公众号是优秀的创作平台,是“作者友好”的,“去中心化”的,同时也是封闭的,孤岛化的。它不能使文章在微信以外的渠道合理方便地流通(分享、导出),也不能让作者一对多地交流(同一条评论只能作者和评论者交流,第三者无法基于原有评论继续评论),甚至做不到公平地交流(选择性放出评论)。这是我选择博客弃公众号的原因之一。
微博平台的公开属性,让更多人看到和更多人发声成为可能,人们能付诸实践,也能看到这种公开带来的益处。然而,这也是一种孤岛效应,因为我们只有新浪微博可选。这是一把达摩克里斯之剑,管理者和使用者如何用它,它便是什么样子。
#让无力者可见#很理想,需要每个人都去执行,会有牺牲,也会产生价值。尽管我对日益寡头的社交媒体保持悲观态度,我仍希望能在邪恶的土地上开出更多善良之花。
巨头们
特斯拉和电网
特斯拉中国深陷各种负面新闻。车机黑屏,电门、刹车失灵,远程删除行驶记录,销售经理嘲讽友商,各种类型都有,都能理解。最离谱的是某位特斯拉车主在特斯拉超级充电桩充电,结果车子断电无法启动,特斯拉售后把锅甩给国家电网,还不让退换车,这简直就是一脚提到钢板上。
后续我们能猜到,国家电网下场回应,特斯拉中国道歉,然而回应的内容是继续把锅甩给录音被剪辑。从特斯拉进入中国开始,特斯拉的产品就是不会出现错误的,一定不会是特斯拉的错,一定是消费者的错。有点苹果内味了是吧?
Clubhouse
Clubhouse 这个应用因为马斯克的站台爆火。我没有用过这个软件,一方面我没有兴趣,另一方面我不是 iOS,没法用。
根据我的了解,Clubhouse 是一个语音聊天室,只有邀请制,只有关注和被关注的关系,不能发私信,不能发文字或图片,不能发语音。语音聊天的载体是 room,分为公开和私密。一个房间里的麦克风权限非常严格,加入门槛高,用户社会地位较高(互联网高管和CEO、娱乐圈艺人等),参与者的平均质量也相对较高。我的日历里第一次出现 Clubhouse 关键词是2月2日,爆火时间只会更早,我在包括微信群、朋友圈、Telegram、微博等几乎所有平台都在求邀请码,热度之高,很少见。
我只是不太理解,类似功能的产品早在十年前就有出现,此时爆火是为何?仅仅是因为马斯克的一句话吗?但至少从爆火至今,养活了相当多的自媒体,10w+的相关文章特别多。
Bilibili
B站在月初也出现了负面新闻。我对那件事并不了解,我不看B站的番,也不认识陷入其中的up主,但我看到了女拳的影子,还是出拳没有章法,没法防。不过这次,围观群众更多的是以看笑话的心态,实在是没有必要继续下场逼逼赖赖,不划算也不值得。
这个春节看了几部电影,下一篇观后感。
我感觉活动是一年比一年丰富了,春节除了春晚已经没有什么再是“独特”了。祖父常说以前白菜猪肉粉条是只有过年才吃一次;对比现在什么时候都有条件做,这过年的仪式感就淡了。不知道从哪看到的,年味其实是苦味——生活越苦,年味越甜。
关于互联网的看法,深以为然,这也是我选择火狐的理由。
Mozilla 宣言:
火狐浏览器可以访问彩蛋地址Moz://a
其他的就https://www.mozilla.org/zh-CN/about/manifesto/
“生活越苦,年味越甜”,古时候人们辛苦一天,过年这天就加顿饺子或者肉。现在这个传统越来越淡了。
我是新Edge使用者,在这之前的主力是Firefox,可是Firefox的网页渲染实在让我头疼,不得不换回Chromium内核的浏览器。
辛丑=薪酬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言简意赅
微博也不能算公开。国内服务就因为这个非常不待人用。
但可怕的是,国外那些也开始跟中国学。
公开也只是相对的,与微信相比,后者的封闭程度历史第一档了吧。
全世界的互联网都在中心化,违背互联网中立原则,但是历史的趋势却又不可阻挡,哎。
互联网之父 Tim Burners-Lee 开始做一个真正去中心化的平台 Solid,不知未来前景如何。
年味变淡了,我想是因为可替代的娱乐方式变多了,以前只能放鞭炮、打牌、看电视,都是要一群人一起玩的游戏。如今只要一个手机,把自己关在房间也能不无聊下去,是情趣少了。也或许是,长大后,相聚的时间少了,即便相聚,也是匆忙的。
我最喜欢过年的时候放鞭炮,玩各种炮仗,但现在农村城市化,城市本身不能燃放烟花炮竹,首先阻断了这条路,人们普遍迁移到大城市,互相之间的交流也少了,很遗憾也不可逆。即使相聚,好像也没有那么回味。
Clubhouse 才知道它居然只有 iOS 版……
前阵子朋友问我要不要邀请码,然后补充一句要用这软件要开查看放联系人权限。
这点太流氓,所以硬性规定开放各种权限的,除非是真心离不开的,否则就有多远走多远这种设定的东东的
就是iOS和邀请码阻止了我去ch探索的欲望……这种社交软件几乎没有不要联系人权限的吧?
我看有些社区倒卖ch邀请码日进斗金了,十分佩服这些人的想象力
随着年龄的变大,对年的认识也就不同了,感觉全网的人都 在说年味淡了,年味淡了!
工作后的年味就一年比一年淡,不知是个人身上产生的原因还是整个大环境都是如此。
年:
时代变了,年也变了。我小时候也是特别喜欢过年的,可以放烟花,吃好吃的,还可以收压岁钱。
现在这些东西都不缺了,肉可以天天吃,想见的人高铁飞机几个小时就可以见到,或者直接来个视频聊天就可以解决。
我有的时候在想,如果老一辈的人都不再了,咱们的这些传统节日,又是一副什么场景?
看见:
现在的社交没有自由(至少我认为没有决对的自由)尤其是国内大厂的社交平台,微信公众号现在不能开通留言,即使可以留言,也都是被特意挑选的内容。
至于微博我只能呵呵一下,到处都有着一双无形的眼睛看着你,无营养的内容和广告满天飞,微博的评论是水军的天下。
巨头们:
特斯拉和电网以及Clubhouse我没有了解,至于你文中提到的Bilibili事件到有所耳闻,闲着没事去看了一下评论道是感觉他们说的都是“真理”呵呵。
私以为人会因为匮乏而更加珍惜当下所有,所以小时候的过年味才特别珍贵。我们这一辈老了以后,也许过年还是像现在这样。
公众号精选留言这个机制完全违背自由讨论的互联网精神,我实在用不下去,宁可选择独立博客,像大海里的一滴水,大家都能随意留言。
微博其实可以关注有价值的账号,无营养的内容是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的。但眼睛是永远躲不开的了。
我想,这些女拳真的是最奇怪的生物了。
年也快过完了,也要慢慢去上班了。
老兄,新年快乐。
新年快乐姜老师!今天已经是我上班第二天。
对了,你的最新的文章,我留言的内容一直被提示垃圾评论,想知道触发了哪个关键词:
咳,估计是点错了自己出来的。
你的全部到待审核了,我就全部放了出来。至于为什么提示垃圾评论,我也不知道,后台关键词没这个。可能是Akismet的问题。
我是不是不小心发布了许多个评论?抱歉抱歉
哈哈,b 站女拳那件事确实有趣,搬着小板凳吃瓜 (๑¯ω¯๑)
吃着吃着,B站股价新高了!
是这样的,确实有点迷惑,不过可能要归功于又刷了一波热点吧 (~ ̄▽ ̄)~
我在用Clubhouse,还是挺推荐的。
其实和你分析的有很大不同。建议你体验之后再详细评论。
理念和模式是一方面,内容和生态也是最关键的一方面。
如果你再懂几门外语,那就会更喜欢Clubhouse了。
不过,没兴趣的话也没关系。找到自己喜欢,适合自己的就好。
我没有iPhone,也没有邀请码,暂时没有条件体验,文章其实也不是分析,而是提出一个疑问,希望获得解答,毕竟没有使用就没有发言权。
不过CH从UI上就感觉特别舒服,有机会我也会试试。
嗯嗯。
待我用一阵子后,发一个总结感想文。
个人认为这个软件只是用“语音聊天”的卖点和限制用户数量来获取关注度而已,语音社交可能比文字社交更加浅薄。
就算是国外的社交软件,也都是中心化的平台。尝试了一下去中心化的推特替代品Mastodon,有种联邦的感觉,但还不成熟。最后我想还是少用社交软件吧。
起初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不过后来我发现ch更加有价值是因为使用他的人群无形中拉高了这个app的价值,形成了一个壁垒(这个词可能不太贴切),加上iOS限定和邀请码机制变相提高门槛,某种程度上确实会比普通的语音社交更加有价值。
我了解了一下你说的 Mastodon,特别有意思,UI上像 twitter,社区分类像 reddit,至少在物理上实现了去中心化。突然让我想起多年前的饭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