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兰克林自传》书摘

我最早在和菜头的《把自己安放妥当》这篇文章中得知《富兰克林自传》后开始阅读,开了个头不久便搁置,直到近期才一口气读完。书的内容分为四部自传+两封信+一篇《致富之路》+一份年表,其中每一部分的自述连续性非常强,可以作为小说去阅读。本杰明·富兰克林客观上的叙事、主观的意见和注释部分富兰克林本人和编者的补充丰富了细节,基本可以对富兰克林童年时期到宾夕法尼亚州驻英代理时期有一个大致了解,各处提及各领域详尽的内容也是一种珍贵的史料。

本书的译者蒲隆先生非常有趣,在翻译中大量使用接地气的词语,若非文中到处出现的人名、地名和官名,读来颇感出自中国人之手。本书除了内容扎实,流畅的阅读体验也是一个加分项。在富兰克林的叙述中,我感受到他拥有作为一位全才所能拥有的所有美好品格,包括自律、能力出色、决心、诚信、节制、正义和谦逊等。在书中他也从不回避曾经犯下的错,以一种非常真诚的姿态向大家诉说,并且毫无好为人师之感。读罢全书,我对富兰克林的认识有所加深,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仍是他在所有生活实践中反映出来的坚定人格,以及践行这些人格能够产生的结果。富兰克林不仅是开国元勋,同时也是一位熟练印刷商、出色的老板、项目合伙人、发明家和作家以及一部分哲学家等,在这些身份背后的本质,是一个博爱且知行合一的实用主义者。


富兰克林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哲学家,也不是这种哲学(实用主义)的创立者,但他的思想行为莫不体现出这派哲学重视实验、实效、实用的三大特点:思想产生行为,行为必有效果,要研究思想的正确与否,与其从思想本身来辩论,倒不如看它行为的效果如何。

富兰克林关于打磨文章的方法:

。我发现自己词汇贫乏,或者做不到招之即来,运用自如,我认为要是我坚持写诗,这些缺欠就可以避免,因为为了合律协韵就不断需要用意思相同、长短不一、声音多变的词,这就会逼着我为这些变化而苦苦搜索,而且也会让我把那些变化牢记心头,最后使我完全将它掌握。于是我找了几个故事,把它们改写成诗歌。过上一段时间,等我把原来的散文忘在脑后时,我又把诗歌还原成散文。有的时候,我还把我写的要旨打乱,过几个礼拜,再努力将它们排列成最佳的顺序,然后造成完整的句子,再联句成篇。这样做可以教会我理顺思绪的章法。

富兰克林辩论时喜欢保持谦逊谨慎的态度:

每当提出可能有争议的观点时,我从来不用“肯定地”,“无疑地”,或别的使一种意见有武断气息的字眼;而宁可说,我心想,我恐怕一件事情是如此这般,由于某种理由,在我看来,或我倒认为它如何如何,或者我想象事情如何如何,或者如果我没有弄错的话,事情就是这样。当我需要反反复复坚持自己的见解并说服人们相信我时不时地鼓动宣传的措施时,我相信这种习惯对我好处极大。由于交谈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信息或者获取信息,使人心悦或使人信服,所以我希望善意明达之人不要以武断自负的方式说话,而使行善的力量减弱,原因是用这种方式往往使人反感,容易造成对立,使我们专靠语言达到的这些目的——即提供或获取信息或者提供或获取快乐——一一泡汤:因为如果你要提供信息,在你提出自己的见解时,一种武断教条的态度可能招致反驳,也阻碍了坦诚的关注。要是你希望从别人的知识中获取信息和改进,同时又坚决用目前的观点来表达自己,那么谦虚明达之士由于不爱争辩,也许就听之任之,让你坚持错误,不思悔改好了;如果采取这种态度,你就很难指望让听你讲话的人心悦,诚服,达成你所期望的共识。

我给自己立了一条规矩,克制一切跟别人针锋相对的言论,和我自己的武断说法。我遵照我们共图社的老规矩,甚至不许自己在语言中使用表示确定看法的词语;诸如肯定、无疑之类,代之以我心想、我的理解是,或我认为一件事情如何如何,或者这事情我眼下觉得如何如何。

不过我认为这种做法不太明智,因为经过我长期的观察;这些爱争长论短、反驳辩难的人做事一般都不走运。他们有时候能获得胜利,但永远也得不到友善,而友善对他们则更有用处。

我热爱与友辩论,但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能保持谦虚谨慎,时而上头并被情绪控制,究其原因是忘了开启辩论的目的为何。我应该对此更加精进一些。

富兰克林知行合一的品质和对诚信的重视:

这时候我开始一笔一笔清还我替印刷所背的债。为了确保我作为一个生意人的信誉和人格,我处处留心,不仅要实打实的勤奋节俭,而且在面子上也避免有相反的表现。我衣着朴素;从不到娱乐场消闲鬼混;我从不出去钓鱼打猎;的确,看书有时候使我忘乎所以,误了正事;不过这种情况非常罕见,又十分隐蔽,没有引起物议:为了证明我不是个甩手掌柜,有时候我把从商店买来的纸张用手推车推过大街小巷送到家中。这样一来,人们认为我是个勤奋、发达的青年,买东西按时付款,进口文具的商人拉我做他们的客户,别的商人提议给我供书代销,我的事业顺风顺水。

谁若一次施恩与你,必将二次施恩与你,其乐意之情为受恩于你者所不及也。这也表明冤仇宜解不宜结,冤冤相报弊无穷。
… 为人做事能信守这一准则,人们就会有口皆碑,不愁找不到新工作,做不成大事情。

在工作和事业方面,富兰克林依然做到知行合一且执行力极强,万事做好充足的准备,并且尽力不辜负合伙人。小成本创业,从理论到实践都保持正确的态度,这也是一种难得可贵的品质:

发现这种小征集有大好处,我又建议把这种共享图书、互利互惠的局面进一步推广,办法就是创建一所会员制收费图书馆。我拟了一个草案和几条必要章程,再请一位契约起草专家查尔斯·布罗克登先生将全部内容改写成正规的协定条款让大家签署;按条款规定,每个签署人必须缴一定的款项以购买第一批图书,然后一年缴一次费用来添购图书,那时候费城读书的人为数寥寥,我们大多数人又穷得丁当响,所以经我多方奔走才勉强找到五十来个人,大部分是年轻的商人,愿意缴纳这笔每人四十先令、以后每年十先令的专款。我们就靠这笔小小的经费开张了。

跟工匠们商谈,购买材料,监理工程,这样一些操心费力的任务全落在了我肩上,我倒是干得兴致勃勃、有滋有味,因为它没有妨碍我的私家商务,原因就在于前一年我有了一个又能干、又勤奋、又诚实的合伙人大卫·霍尔先生,他的人品我了如指掌,因为他已经给我打了四年工了。他把印刷所的全部管理事务从我手里接过去,定期给我分红。我们的合伙经营持续了十八年,双方都非常成功。

由此得来的结果是:

然而公众却认为我是个闲云野鹤,总是抓住我为他们效力;政府的各个部门几乎同时都给我强加了某种职责。总督把我拉进了治安委员会,市政当局把我选进了市议会,不久又当了市政务员会委员;全体市民又推选我代表他们担任地区议会里的议员。


在本书中段,富兰克林提到他著名的十三条美德训诫,时隔两百多年依然是所有人能尝试拥有的美好品质,不分种族肤色、年龄、性别或宗教信仰。

  1. 节制。 饭不可吃胀。酒不可喝高。
  2. 缄默。 于人于己不利的话不谈。避免碎语闲言。
  3. 秩序。 放东西各归其位,办事情各按其时。
  4. 决心。 决心去做该做的事情,做就做到心想事成。
  5. 节俭。 不花于己于人没有好处的闲钱,杜绝浪费。
  6. 勤奋。 珍惜时光。手里总忙有益之事。剪除一切无谓之举。
  7. 诚信。 不害人,不欺诈。思想坦荡,公正;说话实事求是。
  8. 正义。 不损人利己,伤天害理的行为永不沾边,利公利民的应尽义务切勿放手。
  9. 中庸。 避免走极端。忍让化冤仇。
  10. 清洁。 身体、衣着、居所,不许不干不净。
  11. 平静。 不可为小事、常事或难免之事搅乱了方寸。
  12. 贞洁。 少行房事,除非为了身体健康或传宗接代;千万不可搞得头脑昏沉,身体虚弱,或者伤害自己或他人的平静或声誉。
  13. 谦卑。 效仿耶稣和苏格拉底。

富兰克林对以上美德有一个分类顺序:节制 -> 缄默 -> 秩序 -> 决心 -> 节俭和勤奋 -> 诚信、正义、中庸、清洁、平静、贞洁、谦卑。我简单设想了一下自己的排序,没有细想,比较粗糙:缄默 谦卑 诚信 正义 勤奋 决心 中庸 秩序 平静 清洁 节俭 节制 贞洁。细想的话许多美德都不知道应该放在哪,哪一个美德都不应当放在最后……


关于本书结尾的《致富之路》,是富兰克林贯彻其一生的原则的总结,以一种鸡汤的形式道出。与其说是致富之路,不如说是自我管理和为人处世的经验之谈。践行这些原则未必能够成为本杰明·富兰克林,但一定比不践行这些原则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且更接近成功。

懒惰抽我们两倍的税,骄傲抽我们三倍的税,愚蠢抽我们四倍的税,税务局长们即使允许减税,也不能替我们减轻或交纳这样的一些税。不过咱们听听忠告,也许还有办法。自助者天助,穷理查在他1733年的历书中就是这么说的。

怠惰犹如铁锈,耗损精力快过劳累。而常用的钥匙老是发亮,穷理查就是这么说的。可是倘若你热爱生命,那就别浪费光阴,因为光阴正是构成生命的原料,穷理查就是这么说的。我们在睡眠中度过的时光未免太多!忘记了睡着的狐狸抓不住鸡,人在坟墓里将会睡个够,穷理查就是这么说的。我们在睡眠中度过的时光未免太多!穷理查说得好,浪费时光一定是最大的挥霍,因为他在别的地方告诉我们:光阴一去不回还。而我们所谓的时间足够,总是证明时间不够。那就让我们起来行动,行动还要得当。通过努力我们将多做事,少困惑。怠惰使万事艰难,勤勉使一切便当,穷理查就是这么说的;起得晚就得整天奔波,到天黑还赶不完自己的工作。懒惰走路慢腾腾,穷困赶上快如风,我们在穷理查的历书上读到的就是这样。他还说,必须人逼事,勿让事逼人。睡得早,起得早,富裕、聪明、身体好。

今日事今日毕,因为你不知道明天有多少障碍,这就使穷理查说:一个今天抵得上两个明天。他还说,如果你明天非干不可,还不如今天把事做完。


最后是富兰克林一些散发着人生导师魅力的言语:

人和人有天壤之别,年长难保事事谨慎,年幼未必处处唐突。

跟自己必须朝夕相处的人交恶是愚蠢透顶的。

由于我们享受着别人发明带来的巨大好处,我们有机会用自己的任何发明为别人服务也应当高兴,而且应当无偿地、慷慨地去做。

人的幸福,因撞到千载难逢的大运而得者为数寥寥,由日积月累的小惠而生者比比皆是。

作者: 陈仓颉

以有涯随无涯

《《富兰克林自传》书摘》有10个想法

    1. 了解了一下,似乎比较符合陶朱公范蠡这位文财神:《经商十八忌》中描述的与富兰克林描述的大体一致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