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仓颉

从《笔记的方法》中学到的笔记的方法

日志, 阅读  ·  

flomo 两位作者刘少楠和刘白光的新书《笔记的方法》于十月底发布,我用一个多月时间边读边实践,总阅读时间接近6个小时。仔细读完全书,获得一些心得和可以马上实践的纲领。感谢小胡同学的赠送。

本书开宗明义说明记笔记的最终目的:增援未来的自己。书中始终围绕这个核心思想,通过三个部分来描述这一点:怎么用笔记、怎么记笔记,以及怎么获取高质量信息,另外用一个章节的篇幅讲述记笔记的心法,把记录笔记这件事分为术和道两个方面。这样的顺序非常适合边读边上手实践,但是作为读后感,顺序可以稍微打乱一下。两位作者比较克制,除了在书中穿插的案例提到器(flomo)以外,只有一个小章节介绍了自己开发的笔记工具。我在阅读之前以为作者会从器出发介绍笔记的方法,惭愧惭愧。

记录笔记的真正顺序应该从书中的第四部分《心法篇》开始。核心思想是:以我为主,持续不断。笔记首先是给自己看的,持续下去才能产生质变。拉长时间来看,这个过程是不断优化笔记行为以及内容的过程。

为了理解什么是增援未来的自己,书中提了一个直指核心的问题:现在记录的笔记是否对未来的自己有益?从这个问题出发,我们能够思考一下这些小问题:

这几个提问下来,基本把我不知道记什么的问题解决了。

想清楚这些问题以后,接下来必须去实践。用作者的话来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知与行的距离。理论上,理论和实际是一样的;实际上,理论和实际并不一样。” 因此为了真正达成我们的目标,我们需要做到知行合一。作者提供了一个思路来解决知行合一的问题:设置提问机器。所谓提问机器,是一个记笔记的驱动器和指南针,用来保持所记录的笔记在能够增援未来的自己的路上。客观环境是一台优秀的提问机器,它能给人指明方向,并且提供实践的机会。毕竟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我所用,只有实践才能把知识真正变成自己的。在真实环境中,提问机器能提出一个个具体的问题,把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实践的过程。从这个意义出发,提问机器最大的价值在于“提出一个长期又具体的问题”。

根据我的经验,工作中产生的问题最为具体,同时兼具实践性。如果在工作中不写工作日志,那会是相当大的损失。书中的第二部分《记录篇》详细讲解了这一部分。

有了起手式,接下来便是持续不断执行下去。作者提供了一个思路:设计一套激励系统。这个系统能够控制记录笔记时的主观意愿、设计客观环境和根据价值观管理时间。这三点的目的是为了控制欲望和押注在正确的事情上。在浩如烟海的知识管理文章里,本书作者提出了一个新颖的思路:控制每日记录笔记的上限,而不是下限。这样可以保护“欲望的火苗”,从而能够达成持续记录的目的,而不会因为一下子满足而泄了气。除此之外,在大方向上设置大于一个领域(记录笔记的对象),在一个领域卡壳时灵活切换至另一个领域,这也是保护火苗的一种方式。最后,在一个比较高的时间范畴(日、周或月)观察自己的可支配时间,根据自身意愿把精力押注在不同事情上。这样的押注反映出一个人的价值观,愿意把时间花在什么事情上,ta 就会趋向于成为那样的人。

什么是在实践中学习:躬身入局,承担明确责任,感受切身痛苦,直面具体问题。

有了道,接下来就是术。术分为两个方面:如何记录笔记和如何使用笔记。

如何记录笔记

记录笔记的最终目的是增援未来的自己,对于记录笔记这个过程就是信息预处理。简而言之一句话:先思考,接着用自己的语言记笔记,然后重复这个过程。笔记在这里作为思考的媒介。书中用了一些理论来解释为何要用自己的语言记笔记,例如费曼学习法和必要难度理论,具体到实践上,我已应用费曼学习法有一段时间,对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非常显著的作用。

在笔记内容方面,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不知道应该记什么】的问题。书中给出了几个方向:这个灵感很棒,这个信息很有用,这个感受很美好。这些内容同样适合记录,仅有公开与私密的区别。根据费曼学习法,如果能在经过思考后用自己的语言记录获取的信息,那么这个信息极有可能成为适用知识。从这个角度出发,笔记内容通常都是非常个人化的。笔记不会是百科全书,也不会是使用手册,而是为我所用的知识。

具体到可以记录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反直觉信息,引起情绪波动的事情,实战经验。

获取反直觉信息的条件是学会逆向思考和拥有好奇心。二者有其一或者皆有之,均容易发现反直觉的信息,这种信息能够对抗思维惯性,有时会开启新的思路。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开始记录引起情绪波动的事情,试图达成书中的目标:通过长期的情绪记录和环境来找到引起情绪波动的规律或原因。但是在实践中,我几乎情绪一直在波动,于是笔记长成了日记的形状,干脆我在 eDiary 上继续写日记好了,这样也能提供一个将来反思的地方。

实战经验如上所述,我会用各种形式记录下工作日志,包括文字、表格和图片等。这对我的工作进步帮助非常大。笔记的目的除了输出文章,还有解决现实问题、影响现实世界。我想这也是影响现实世界的一种方式。对于工作记录,我未来还有一个改进方向:记录重大决策的思考过程和结果。缺失的部分正在阻碍我继续精进我的业务能力。

对他人有用与否是后话。为了方便快捷记录这些笔记,一个趁手的工具就显得很重要了。我重新开始审视 flomo 这款工具,并应用到生活和学习上。

书中花费大量篇幅分析标签、文件夹和分类方法。原则只有一个:适合自己。分类方法是很主观的,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全凭个人需求,没有固定范式。判断一个笔记系统是否适合自己的方法,在于其能否增援未来的自己(找到想要的信息方不方便,笔记之间的联系是否密切有效)。对于正在寻求笔记系统的人来说,本篇会很有帮助。

书中另外总结了记录笔记容易出现的几个误区,据我的经验,最大的误区在于形式大于内容。什么工具、方法论、笔记系统都是次要的,内容本身是否对未来的自己有用才是笔记应该具有的意义。

如何使用笔记

记录完笔记只是开始,让笔记真正为我所用,需要在记录之后去优化它。优化包含两个方面:精炼笔记内容和持续回顾。根据书中的说法,回顾是对抗遗忘曲线的最好方法。核心原则是找到有价值的信息的增量。

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未来的自己更好调用笔记(核心依然是增援未来的自己),精炼的过程也能顺便锻炼自己的内容提炼能力和思考能力。精炼和回顾的核心是要思考,思考我为什么要记录这个笔记,什么是值得记录的,什么内容不值得记录。回顾的过程中联系笔记上下文、建立笔记(不同领域)之间的连接(记录这个笔记的动机、这个笔记之前和之后记录的相关笔记),还能加深笔记的印象,对于当时比较模糊的知识能够逐渐提炼出主干,对知识的结构理解更加清晰。

在这一点上,我常常犯一个错误,就是把笔记做得又臭又长。根本原因是不敢放弃不重要的内容,也很难判断出哪些是重要的内容。我现在会以一周为周期,回顾上一周做过的所有笔记进行删减。输出也同样,任何形式的内容都值得一再精炼和删减。

如何获取高质量信息

这一篇也相当重要,决定了摄入的内容是否有营养,能否在未来帮助到自己。书中仍然是说明获取信息的道和术。不过我认为这是一个特别主观的项目,不同的人对于不同信息的需求不同,摄入的来源也不同。但道是可以相通的。我重点尝试理解获取信息的道。

一个客观现实制约着人类获取信息:人不能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无限的知识中去。庄子就说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博客副标题 “以有涯随无涯” 不过是激励自己满足求知欲的方式)。因此,设定自己在某个领域获取知识的边界就尤为重要。

通过具体问题来指导自己获取具体的信息,这样不会让自己陷入漫无目的的知识汪洋中(除非本来就想这样)。

获取信息的过程需要保持质疑之心。具体到信息源上,注意对绝对词汇提高警觉(例如绝对、一定、必然、永远、所有等,这一招对当前自媒体环境特别有用),然后对信息源进行事实核查,对文中表达的观点进一步思考:ta 说的对不对?有没有实践意义?有没有适用的场景?

以上三条原则的根本目的在于把握获取信息的主动权。

另外是两个容易在获取信息时陷入的误区:信息成瘾和信息茧房。信息成瘾是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问题。在大量摄入信息时,我们需要时常提醒自己,到底是对【获取信息这个行为】本身成瘾,还是对信息本身的质量成瘾?

信息茧房是一个更庞大的话题,需要单独一个篇幅来分享。书中点到即止。

关于获取高质量信息的术,书中讲解非常详细,有许多真实案例辅助。浓缩几个我认为最重要的核心观点:减少非客观、缺乏事实验证、挑动情绪的、只能带来情感舒适的信息源;增加书籍(文本)以外的信息源,例如线下的环境和人;多重角度看待信息源。在看待信息源时,先精确定义概念再进行讨论,否则后续的思考和讨论毫无意义。


后记

《笔记的方法》是小报童的一个专栏集结成书,原来叫做“知识资产”(后来我才知道本书就是原来的“知识资产”,即 flomo 101 的完整内容),这个过程是一个作者和读者持续互动的新鲜有趣的项目。我没有参与其中,但是从作者后记看,不论是专栏的普通读者还是作者自己,参与的过程都是学习的过程。在获知本书之前,我一直在持续阅读 flomo 101 的《笔记方法》部分,获益良多。出版成书后,内容更加系统,并始终从普通用户的角度出发介绍朴素的方法。这是这个时代稀有的互联网精神。

#


《 “从《笔记的方法》中学到的笔记的方法” 》 有 20 条评论

  1. 往东行说道:

    flomo重度用户,少楠他们还是挺牛的

    • 陈仓颉说道:

      原本我也一直使用 flomo,时间长了发现它的基础功能可替代性有些高,导出功能也有些限制,高级功能我用不上,因此把原本记录在 flomo 中的内容换到 obsidian 中记录,感觉也没有太大异样

  2. 王光卫博客说道:

    思维导图方法更容易记忆

  3. 土木坛子说道:

    我个人的感觉是,大部分的笔记我都没有再去看,包括自己写下的文字,和做的读书笔记……但我还是会偶尔记录,万一将来有用呢?

  4. 夏日博客说道:

    笔记还是要记的,记完之后要从笔记中寻找到自己的一些问题,然后善于总结优化。

  5. 菊座说道:

    太久没有仔细研究过这些学习方法了,每天太浮躁太浮躁

  6. 黄大大说道:

    现在很多人都只是单纯看,看完不用等于白看。

  7. 老张博客说道:

    我现在是随心、随时、随意地记。

  8. X说道:

    笔记三要点:
    1. 快速查阅:结合自己的理解,并整理成自己能够快速阅读的格式,提高效率。
    2. 强化理解:通过对每个关键点的梳理和总结,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3. 知识体系:对知识进行系统的整合,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成自己的知识网络。

  9. 李迷糊说道:

    是时候读书了,哈哈哈。
    收到书,还没开始读~

  10. Jeff说道:

    还没看这本书。对于标签、文件夹和分类方法,我也花了很多时间不断地打磨。除了适合自己,建议必须精简,不要贪图大而全。卡片盒笔记法中的索引也是一种分类方法,拓展性强。
    归根结底,笔记管理、知识管理,不能做信息“搬运工”,注重知识的内化和输出,前提如你文章所说,找到高质量的信息并定义概念。

    • 陈仓颉说道:

      书中这一部分讲得很详细,但是也有一个大前提,就是这个过程应该是无压的,是顺其自然一步步达成满足自己使用的分类方法。我曾经尝试过上手直接用杜威分类法,在记录过程中给自己的压力太大了。
      是的,记录笔记的最终目的是把知识变成自己的,可以为我所用。

      • Jeff说道:

        顺其自然使用标签很容易大泛滥,容易出现混淆不清的标签或者同样意思的两个标签,还是需要有一定的使用原则。对于强迫症患者,挺难顺其自然,哈哈。

        • 陈仓颉说道:

          这个问题书中也提到了,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哈哈哈。我个人认为有标签比没有标签好,标签少比标签泛滥好。

  11. Another Dayu说道:

    开始套娃,再写一篇从「从《笔记的方法》中学到的笔记的方法」,学到的笔记的方法。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