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笔记的方法》中学到的笔记的方法

flomo 两位作者刘少楠和刘白光的新书《笔记的方法》于十月底发布,我用一个多月时间边读边实践,总阅读时间接近6个小时。仔细读完全书,获得一些心得和可以马上实践的纲领。感谢小胡同学的赠送。

本书开宗明义说明记笔记的最终目的:增援未来的自己。书中始终围绕这个核心思想,通过三个部分来描述这一点:怎么用笔记、怎么记笔记,以及怎么获取高质量信息,另外用一个章节的篇幅讲述记笔记的心法,把记录笔记这件事分为术和道两个方面。这样的顺序非常适合边读边上手实践,但是作为读后感,顺序可以稍微打乱一下。两位作者比较克制,除了在书中穿插的案例提到器(flomo)以外,只有一个小章节介绍了自己开发的笔记工具。我在阅读之前以为作者会从器出发介绍笔记的方法,惭愧惭愧。

继续阅读“从《笔记的方法》中学到的笔记的方法”

刀锋

剃刀锋利,越之不易;
智者有云,得渡人稀。
《刀锋》扉页,出自《迦陀奥义书》

2022-10-12 读完。几年之前读过毛姆的 《月亮与六便士》,爱不释手,回味无穷,一直以来都是我最喜欢的小说之一。今年读完他的另一部长篇《刀锋》,读起来后劲比《月亮与六便士》更大,大上许多倍。这其中有写作时间的原因,《月亮与六便士》出版于1919年,一战刚刚结束不久,世界处于短暂相对和平的时期,毛姆时年45岁,正值巅峰;《刀锋》出版于1944年,毛姆已经进入古稀之年,二战打得惨烈,然而书中几乎没有提到任何关于战争与和平之事。

我想正是因为处在那个年纪,毛姆才能用辛辣的笔锋、如臻化境的写作技巧完成这部长篇小说。如毛姆自己所言,“写《刀锋》带给我极大的乐趣。在这本书里我终于可以一吐为快。” 我作为读者读得酣畅淋漓,读完恍如隔世,意犹未尽。

继续阅读“刀锋”

《人间值得》书摘

疫情期间,我把这本书读完了。前有《人间失格》,一本丧到极致的作品,至今未写读后感;《人间值得》则是另一个极端,把读者从低谷拉到生活的平面上来。温暖舒适的言语,像一杯暖茶从喉咙穿过食道进入胃里。但这杯茶,多多少少掺杂了点鸡汤的味道,细尝起来甚至有点浓郁。

继续阅读“《人间值得》书摘”

《未来简史》书摘

《人类简史》已经重塑了一遍我的三观,《未来简史》站在未来的视野再次重塑。不论是这本还是上一本,赫拉利的文字里都流露出一种悲观主义的气息。 书中并非所有论点都经得起严谨推敲,但议题都值得让人们思考。

继续阅读“《未来简史》书摘”

《富爸爸穷爸爸》书摘

“贫穷和破产的区别是:破产是暂时的,而贫穷是永久的。”

——序

这本书在财务管理界鼎鼎大名,今年断断续续终于把这本薄书读完。在读之前,我在各种社交媒体看到的评论均是正面,有甚者说这本书完全改变了他的一生,XX年内赚了XX元。我抱着“这么说肯定不靠谱”的态度仔细阅读,发觉这也并非全无道理。

继续阅读“《富爸爸穷爸爸》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