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阅读“谢谢”雨天忘了为你撑伞
生日忘了问你的愿望
你付了多少我不知道的账单
你做了多少我没回来的晚餐
分类: 日志
菩提本无树
存在主义的四大终极关怀:死亡、孤独、自由、无意义,其中死亡无可避免,孤独贯穿一生,自由是我们的追寻,无意义则是人生的最终答案。
今日与高中好友一聚,聊起了我们都非常感兴趣的历史话题。他作为一个历史书迷,从古罗马帝国讲到十字军东征,再从唐宋元明清讲到国共内战,娓娓道来,仿佛是一本活着的历史书。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当阅读历史书籍或看历史电视剧的时候,我像是能回到那个时代,用上帝视角观察兴衰,体验如同游戏一般。
最近沉迷于《人类简史》,作者 赫拉利 用简练的语言,把智人几十万年的历史讲得精彩之至,每每读起来都是屏住呼吸,害怕错过任何细节。愧于自己对历史的不了解,无法把中国的历史与世界上发生的历史相关联,导致故事的走向充满缺口,我恨不得把缺口全部填满,但每一个缺口都能够展开成一个更大的世界。由此我才发现,自己对历史的了解是那么匮乏,当然,了解的越多,越发现自己只是看到了冰山一隅。
朋友说,原来不能理解古时候的人类,没有电脑手机这些娱乐项目,如何度过闲暇时光?现在明白了,在那个时代,沏壶茶,铺个棋局,坐在石凳上,打开历史的书页,一坐就能到天黑。若放在现在这个时代,带上喜爱读书的朋友三两,坐在街边,铺个话题,能从天南谈到地北。这种享受的前提便是自己肚子里有货,头脑能思考,辩论能有理有据。阅读使人完整,讨论使人完备,写作使人完善,平时阅读和观察里能输入大量的内容,通过讨论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储备,再通过写作输出成他人能阅读的文字,是我想达到的目标。
《人类简史》中,头两部分就重塑了我的世界观。
继续阅读“菩提本无树”从高考制度所想到的
翻到了一篇刚上大学时写的文章,文字稚嫩、想法单纯、思考表面,时隔五年回过头再看,感到羞愧不已。但幸运的是,自己已经不再非黑即白,且文章中的信念仍然秉持着。经过社会短暂的磨练,今天的我已经比过去成熟了一点点,总算是有了些许进步。现在把文章原封不动的贴上,反省自己,同时也警醒自己,不能满足于现在,也不能忘却过去,只有不断地前进,才能达到自己最终的目标。
继续阅读“从高考制度所想到的”3.6 凌晨至白天
入手了上一篇文章中的gpd win,使用了大约2个月的时间,极其便携的重量和体积,Z8700的性能,自带摇杆控制,使我能自如的玩几年前的AAA大作,比如2k15、老滚5、羞辱之类,过得去的续航,5.5寸的720P屏幕,在有限的时间内确实带给我足够的欢乐和逼格。然而,在我购入了一加3T和iPad mini 4之后,win被轻易地打入了冷宫。无他,就是由于这个尺寸和体积和性能极大的限制了他的使用范围,UMPC确实早该退出了历史舞台。然而GPD公司马上要众筹一台GPD pocket,显得比win更有竞争力。
继续阅读“3.6 凌晨至白天”16.7.22
去年那篇文章之后还是入了surface pro 3 i5-4300u 4G 128G, 刚入手时爱不释手,小巧轻便的身材,还行的性能,成为了一个上班利器。然而时间久了以后,那不可更改的内存和硬盘成为了一个非常严重的硬伤,加上过小的屏幕和发热问题,我开始转而选择14寸的标准笔记本,毕竟sp3的触控屏幕和触控笔用的非常少。久闻thinkpad大名,小时候也接触过,但一直对fn和ctrl对调这个反人类的设计感到十分不适。同事入手了一台X1 carbon 2016顶配,实在让我口水了很久,最终看中了T系列第五代和第六代的小黑,选择了t460s i5-6200u。完美的键盘手感,只有1.3kg的体重,轻薄的机身,可增加/更换的内存条/硬盘,完美的符合我的一切要求。入手时只有4G的内存,自己加了一条,硬盘是出厂自带的192G,写速度十分慢,不到100M/s的速度,以后必然是会换掉的。
继续阅读“16.7.22”8.3 8.10
存在主义的四大终极关怀:死亡、孤独、自由、无意义,上周一的时候深深的体会到了孤独。对身边的一切事物都瞬间失去的兴趣,对所有的朋友都失去的感情,像是整个人都被抽空了一般。好在过两天自己调整好了情绪,生活又恢复的正常。
感情上和工作上的不顺畅往往容易让负面的情绪产生,如何处理这些情绪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他们影响着人对事物的态度,如果调整不好,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我不知道自己属于乐观派还是悲观派,这两者好像同时存在于我的意识里,时而乐观之极,时而悲观之极。既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又容易有自己的一个小空间。可能每个人都是这样子的吧。
继续阅读“8.3 8.10”